葡萄牙 世界遺產 巨石鎮 環國 18日 (2024新版)

 葡萄牙 世界遺產 巨石鎮 環國 18日 

你還在跟走馬看花, 踩點行軍般的旅行團嗎? 還是拖著行李每天擠捷運, 走到鐵腿的自由行? 看膩了部落客或旅遊書抄來抄去的大眾化遊客行程? 試試最酷的玩法, 艾迪生公路旅行, 一種VIP小團體自助旅行. 像好友一同出遊般的輕鬆自在, 有20多年經驗的自駕公路旅行達人, 艾迪生原創設計獨一無二的行程, 不偏好遊客地區, 以景觀公路, 小鎮, 大自然, 美食及美景為五大旅行重點, 獨特的美式公路旅行, 能進到遊覽車進不去的秘境, 及捷運到不了的地方. 有跟團的便利, 及自由行的樂趣, 我們追求的是一種真正的旅遊體驗, 由艾迪生親自開車, 而你只需打包行李跟著遊玩, 就是這麼簡單.

======================

Day 1

將視班機時間不同, 安排不同的機動性行程

里斯本

亦稱為葡京,是葡萄牙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都市。其位置位於葡萄牙中南部大西洋沿岸,城北為辛特拉山,城南為特茹河出海口,與倫敦、巴黎、羅馬等同為西歐歷史最悠久的城市。市區面積84.6平方公里、人口547,631人。包含衛星城的都會區人口超過300萬,相當於葡萄牙人口的27%左右。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世界文化遺產)

哲羅姆派修道院,如從葡萄牙語音譯為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是位於葡萄牙里斯本貝倫區的華麗宏偉的修道院,可以說是在里斯本最為突出的古蹟,在曼努埃爾式建築中最為成功的一例。1983年與附近的貝倫塔搭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該修道院的修女發明了葡式蛋塔。迪歐戈·伯伊塔克在單拱頂下用了五天建立三通道教堂的基礎,一個明顯的標誌指稍微伸展交叉道至唱詩席。門廳的走廊和中殿高度大約相同,教會的牆和簷口一樣長,隔邊是開始建設的毗鄰的修道院。西班牙建築師及雕刻家若昂·德·卡斯蒂略於1517年繼續進行該工程。他完成了單牆、肋架拱頂(ribbed vault)和橫跨教堂的19米寬窗花格。交叉甬道的橫向拱頂有著缺少間壁和圓柱的大膽設計,伯伊塔客原本就有交叉甬道三隔間如此設計的計畫。交叉甬道的未有支撐的拱頂讓人感覺像飄在空中。最後,這間晚期哥德式教堂大廳的興建成為建築傑作之一。這龐大建設擴展了實用空間。在一側隧道的盡頭和唱詩班席位的兩側在16世紀至17世紀期間立著Manueline聖壇。它們有金和綠色的雕刻裝飾,其中一個聖壇立有赤紅色釉瓷作成的聖熱羅尼莫像

貝倫塔 (世界文化遺產)

貝倫塔是一座五層防禦工事,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貝倫區。它建於曼努埃爾一世時期的1514年到1520年間,用來紀念達伽馬成功航海世界一周以及防禦位於貝倫區的港口,以及附近的哲羅姆派修道院。隨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葡萄牙里斯本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海港。當時有必要建造一些防禦工事來防衛里斯本和它的港口。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最早提出一個防禦計劃。貝倫塔就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貝倫塔的建造也為了紀念里斯本的主保聖徒,聖文森特(St. Vincent)。弗朗西斯科·德·阿魯達(Francisco de Arruda)被任命為貝倫防禦工事總建築師。他以前在北非建造過許多防禦工事,頗有名氣。貝倫塔的建造始於1514年,由皇家工程大臣迪奧戈·德·波伊塔卡(Diogo de Boitaca)主管,當時他也負責附近的哲羅姆派修道院的建造。貝倫塔在1520年完工,一年以後加斯帕·德·派瓦(Gaspar de Paiva)被任命該塔的第一任長官。在貝倫塔的建築風格上很容易看出弗朗西斯科·德·阿魯達的作用,他大量使用了摩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藝術元素,比如說崗亭頂端的胡椒粉盒形狀的炮台。為了顯示出國王的聲威,塔上裝飾了許多曼努埃爾式的象徵物,比如說厚的石繩環繞塔身,點綴石結、渾天儀或是耶穌十字和一些其他的動植物元素。其中一座石雕犀牛相當引人注目,它在崗亭的底座上,顯示了葡萄牙航海家探索海外的功績。隨著時間流逝,貝倫塔失去了它建造時的主要用途,防守塔霍河邊上的港口。在後來的幾個世紀中,它被用作海關,電報站,甚至是燈塔。利用貯藏室被改造成的地牢,它也曾被用作為監獄。今天,就像聳立在美國紐約入港處的自由女神像一樣,聳立在里斯本港口的它成為了葡萄牙的象徵。在1983年,貝倫塔和附近的哲羅姆派修道院一起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發現者紀念碑(外觀)

是葡萄牙紀念15至16世紀航海時代的一個紀念碑,也是里斯本其中一個著名地標。發現者紀念碑於1940年首次在葡萄牙世界博覽會上展示,由葡萄牙藝術建築師特姆及雕刻家里奧普度所建造。由於紀念碑起初採用了易腐爛的材料建造,因此在1960年以混凝土重建;紀念碑也於同年8月6日完成重建,以紀念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週年;1985年,在紀念碑內設立展覽廳, 是一個高52米被雕刻成一個以船為主體的船首形狀的混凝土板層建築物;紀念碑東、西兩邊分別都雕有兩個葡萄牙方型盾徽;紀念碑北面(即背向塔霍河的一面)是刻有一把大劍。里

里斯本大耶穌像

里斯本大耶穌像是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個天主教的巨型雕像。這座雕像的建設系受到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的觸發而建造,開幕於1959年5月17日。建設時間耗時9年。在這裡可以眺望里斯本全市的景色。雕像的底座為門形,高75米。底座上是高28米的耶穌像。

Santuario_Nacional_de_Cristo_Rei_-_panoramio

4月25日大橋

是葡萄牙一座橫跨塔霍河的鐵路公路共用懸索橋,連接首都里斯本和對岸的阿爾馬德。全長2,277.64公尺,上層六線行車,下層有雙軌鐵路。此橋外形雖然類似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但是承建商並不是同一家公司。 1966年8月6日通車,原名薩拉查大橋,康乃馨革命後改名。1999年加設火車月台。對去過美國舊金山的人來說,看到 4 月 25 日大橋應該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經常被外界稱作金門大橋的姊妹橋。 

-----------------

Day 2

聖露西亞觀景台

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阿爾法瑪區,俯瞰特茹河。在此可眺望聖恩格拉西婭教堂和聖斯德望堂的圓頂,以及聖彌額爾堂的雙塔。 在此亦可欣賞到瓷磚畫,描繪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前在今商業廣場閱兵的盛況。

里斯本主教座堂

里斯本主教座堂是羅馬天主教里斯本宗主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最古老的城區阿爾法瑪區。它是里斯本最古老的一座教堂,自1147年興建之日起,已經歷經多次地震而倖存,並曾改建數次,因此混合了多種建築風格,包括羅曼式、哥德式、巴洛克。第一座建築興建於1147年到1200年代,為晚期羅曼式風格。當時,里斯本的主保聖人,薩拉戈薩的聖味增爵的聖髑從葡萄牙南部帶回到里斯本主教座堂。在13世紀末,葡萄牙國王迪尼什一世興建了一座哥德式迴廊,他的繼承者阿方索四世將主要的小堂改為哥德式風格的皇家先賢祠。1498年,莉娜王后在主教座堂迴廊的一座小堂創建了仁慈堂,這個天主教慈善機構後來蔓延到其他城市,在葡萄牙及其殖民地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里斯本經常面臨地震的威脅。在14世紀到16世紀,就曾經歷了數次地震,不過最嚴重的一次是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摧毀了哥德式主要的小堂連同皇家先賢祠。迴廊和許多小堂也毀於地震和隨之而來的火災。主教座堂部分重建,在20世紀初,形成今天的外觀。近年來,迴廊的中央庭院進行了發掘,發現了羅馬,阿拉伯和中世紀時期的跡象。

無花果樹廣場 & 商業廣場

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市中心的一個大型廣場,位於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後重建的龐巴爾下城區。 在16世紀,該廣場還不存在,大部分地方原為皇家諸聖醫院。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摧毀了大半個裡斯本,這個醫院也夷為平地,1775年撤銷。 原醫院所在的大片地區演變為了露天市集。

 

奧古斯塔街凱旋門

是葡萄牙里斯本的一個石砌歷史建築和旅遊景點,位於商業廣場,紀念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後的災後重建。 這座建築最初的設計是一座鐘樓,但是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延遲,最終變成精雕細刻的拱門。它有6根高11米的圓柱,裝飾著各種歷史人物的雕像。中間是葡萄牙國徽。頂部的群像由法國雕塑家塞萊斯坦·阿納托利·Calmels創作。由於頂部檐口高達30米,它上面的人物必須也很巨大。中間的女性高達7米,代表榮耀,站立在三層的寶座上,手持兩頂冠冕,為兩側的美德和天才加冕。柱頂有四尊雕像,右側的兩尊代表努諾·阿爾瓦雷斯·佩雷拉和龐巴爾侯爵,左側的達·伽馬和韋里亞托。兩個斜臥的人物象徵特茹河和杜羅河。

---------------

Day 3

阿爾莫羅城堡(世界文化遺產, 機動行程)

阿爾莫羅城堡(Castle of Almourol)是葡萄牙的一座城堡,位於中部大區巴爾基尼亞新鎮太加斯河的河中島嶼上。這座城堡始建於1世紀羅馬帝國時期。托馬爾地區的聖殿騎士遺產。這是葡萄牙最獨特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古蹟之一,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undefined

法蒂瑪

法蒂瑪這小小鎮距離首都里斯本約 100 多公里,是葡萄牙境內最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因為 1917 年 10 月 13 日記者與七萬名民眾共同見證了聖母在此地顯靈的奇蹟。據傳 1917 年 5 月 13 日有三位牧童,10 歲的聖露西亞、表妹賈辛塔、表弟方濟各,看到聖母顯現於法蒂瑪的原野上,告訴了他們三個秘密,並要他們確實保守秘密。此後每個月的 13 日,他們會在同一個地點、同一個時間看到全身充滿光的聖母顯靈。

undefined

Lucia's House 露西亞修女屋

在 1917 年 5 月至 1917 年 10 月期間,盧西亞和她的堂兄弟雅辛塔和弗朗西斯科·馬爾托報告了在葡萄牙法蒂瑪附近的Aljustrel小村莊外的Cova da Iria田野裡看到一位發光的女士,他們認為她是聖母瑪利亞。

undefined

Francisco and Jacinta's House

根據露西亞的說法,這位女士告訴孩子們要進行懺悔並做出犧牲來拯救罪人。露西亞說,這位女士強調每天念玫瑰經對世界和平的重要性。許多年輕的葡萄牙人,包括有遠見者的親屬,當時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鬥。露西亞聽到瑪麗要求她學習閱讀和寫作,因為耶穌想僱用她向世界傳達有關瑪麗的信息,特別是瑪麗的無玷聖心。

undefined

法蒂瑪聖母朝聖地

聖地興建在法蒂瑪的依利亞山谷,此處據稱是聖母瑪利亞向3名法蒂瑪牧童顯現的地點。三位牧童,方濟各、雅琴達和路濟亞的墓都在殿內。花窗玻璃上描繪了聖母顯靈的場景。15個祭台獻給15個玫瑰經奧蹟。巨大的管風琴安裝於1952年,在聖殿的四個角落是四位供奉聖母無玷之心的聖徒雕像:聖安多尼、聖多明我、聖若望和匈牙利國王聖斯德望。

undefined

法蒂瑪天主聖三教堂

法蒂瑪聖母的朝聖地,排名世界第6大教堂, 興建於2004-2007年,花費8000萬歐元,完全出自朝聖者的捐贈, 2004年6月6日動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3月9日捐贈並祝福了基石,這是一塊取自羅馬聖伯多祿大殿的伯多祿墳墓的大理石。

undefined

-------------

Day 4

托馬爾

是葡萄牙的一座城市。有人口約20,000人。托馬爾在行政區劃上屬於托馬爾區,全區面積有351.0 平方公里,總人口有40,674人。市區內有眾多古跡,其中托馬爾的基督會院被列入世界遺產。

undefined

托馬爾的基督會院 (世界文化遺產)  

是位於葡萄牙西部的聖塔倫區托馬爾的一座天主教會建築,建於12世紀,最初為聖殿騎士團的大本營,象徵著騎士團的征服歷程。14世紀聖殿騎士團解散後,這個葡萄牙的分支機構轉為天主教會,支持葡萄牙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這個拖馬爾的基督會院不僅是葡萄牙歷史中的重要古蹟,它也是葡萄牙國境內14個世界文化遺產中最雄偉壯觀的一個文化古蹟。拖馬爾的基督會院跟普通葡萄牙的教堂不太相同,因為這個基督會院當初是為了在12世紀教會裡風行的聖殿騎士團的貴族騎士們所建造的。

undefined

聖殿騎士團最初的成立是為了保護西方朝聖者到耶路撒冷的路上可以受到保護不會遭到異軍的擄殺和搶奪。後來,這個聖殿騎士團受到教宗的支持,成為不受國王和當地主教的管理,自成一格擁有豐富財源的特權團體。在12世紀的時候,拖馬爾的基督會院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幫助當地居民防禦伊斯蘭教摩爾人的入侵。

Monsanto 石頭山城 (葡萄牙最美小鎮之一)

蒙桑托是位於葡萄牙新伊達尼亞的一個村莊。蒙桑托面積131.76平方公里。2011年6月30日時,有人口828人。蒙桑托被譽為葡萄牙最美的村莊之一。在葡萄牙埃什特雷拉山脈的懸崖上,有一個名叫蒙桑圖的中世紀風情小鎮,該小鎮可以追溯到16世紀。蒙桑圖雖然很小,卻非常特別,周圍有很多巨石,最大的有200噸之多,而小鎮就是在這些200噸的巨石之下建立的。蒙桑圖小鎮的房子幾乎全部都是用岩石建造的,有些房子的岩石就是純天然的,沒有經過一點人工的修飾,比如這個房子的屋頂,就是一塊大石頭。由於房子全部都是用岩石建造的,因此其可以保存很多年都不倒,而且這些房子歷經風雨都依然完好無損。這些房子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用來建造房子的岩石都是同樣的顏色,就連小鎮路面上的岩石顏色也是同樣的。

Castle of Monsanto

石頭山城的最高點, 視野震憾力驚人!!

------------

Day 5

埃什特雷拉山自然國家公園

位於葡萄牙最高埃什特雷拉山脈的自然保育公園,佔地1,000 km²,是葡萄牙面積最大的自然公園。 埃斯特雷拉山(Serra da Estrela)的至高點海拔1,993米,位於Torre,景色極為秀美,落差驚人,在那裡您可以深切體會到高高在上時的寂廖。利用這樣寶貴的時刻與大自然交流,進行觀察,看一看這裡多種多樣的植物和鳥類以及由埃斯特雷拉犬放牧的羊群。這種牧羊犬是以這座山命名的。您也可以沿一些葡萄牙主要河流從源頭順流而下:Mondeguinho的蒙太古河(Mondego)、科凡阿梅達德(Covão da Ametade)的澤澤雷河(Zêzere)以及羅西姆山谷(Vale do Rossim)的阿爾瓦河(Alva),都發源自壯觀之處。或者,您也可以欣賞洛里加(Loriga)、曼特加斯(Manteigas)或Covão do Urso和Covão Grande的冰川谷。在一年中最溫暖的幾個月中,最佳的選擇當然是25潟湖遊,您可以遊覽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寒冷的季節,埃斯特雷拉山是全葡萄牙唯一能夠嘗試滑雪,或者去乘雪橇、玩滑雪板或騎雪地摩托車的地方。這裡有多條滑雪道,帶有支持基礎設施,還有人工雪道,可在全年任何時間前來滑雪。

Covão d'Ametade    

Miradouro do Vale Glaciar

Senhora da Boa Estrela

Torre 葡萄牙最高點

---------------

Day 6

Praia Fluvial De Foz D'Égua

Piódão Historic Village (葡萄牙最美小鎮之一)

Piodao是一個海拔超過1000m以上的山間小村莊,房舍多已片岩建成,已有800多年的歷史。Piódão坐落於亞速爾山(自然保護區),那裡有著讓人流連忘返的景色,有河口和大片的平原。Piódão村具有讓人覺得於大自然非常和諧的畫面。這個有悠長小道的山村最大的標誌是頁岩,這個地區用來造房子,鋪地的主要材料,用它來建造房子並點綴深藍色的窗戶和大門。

這種不和諧的顏色搭配的實際原因是當時只有一個商店有油漆而且只有藍色油漆,而且當時比較閉塞的環境,當地居民很難到另一個地方去買油漆。就是因為當時的閉塞給當地帶來的困難,直到現在還影響著當地居民。

-------------

Day 7

拉梅古Lamego

拉梅古是葡萄牙的市鎮,位於該國中北部,由維塞烏區負責管轄,始建於1191年,面積165.42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26,691,該城鎮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1.35人。

undefined

Miradouro Da Boa Vista    

undefined

悲傷聖母修道院(Santuario de Nossa Senhora dos Remedios) 。

歐洲難得一見的雙向迴旋階梯設計, Lamego的山頂上有一座『悲傷聖母修道院』(Santuario de Nossa Senhora dos Remedios) 修道院非常特別 不是特別華麗 而是有著非常罕見的雙向迴旋階梯, 階梯一路從山上延伸到山下 共有686階, 雙向迴旋階梯設計搭配了九層的平台 每層平台裝飾有教堂,雕像,噴泉和方尖碑, 階梯兩旁聳立著許多立柱 立柱上有各種雕像,每走到階梯間的平台 都能感受到那種置身於聖地的氛圍

St. Anthony's viewpoint

undefined

阿馬蘭蒂

阿馬蘭蒂位在北葡萄牙的一座美麗城市。阿馬蘭蒂坐落在小山上,可俯瞰著塔梅加的田園風光。

undefined

-------------

Day 8

Guimarães (世界文化遺產)

基馬拉斯,為葡萄牙北部布拉加區的一個城市,屬基馬拉斯自治市。總人口52,181 。基馬拉斯是一座歷史名城,有「葡萄牙的搖籃」之稱。 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基馬拉斯古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9年5月,歐盟文化部長理事會將基馬拉斯選為2012年歐洲文化之都。吉馬良斯是葡萄牙最重要的歷史重鎮之一,素有『葡萄牙的搖籃』之稱。最早由羅馬統治時即為該地區最重要的經貿重鎮。羅馬衰亡後,來自北非的摩爾人統治了整個伊比利半島,吉馬良斯在當時自然也變成伊斯蘭政權的領地。後來在各基督教王國的聯手抵抗下,摩爾人勢力逐漸退往南方,吉馬良斯重新回到基督教版圖,隸屬於卡斯提亞王國。阿芳索年幼繼承父親的伯爵地位及吉馬良斯附近的封地,由母親攝政。阿芳索長大後想重新掌權與母親決裂,並在1139年在吉馬良斯附近的地區的戰爭取得關鍵性的勝利,自此脫離卡斯提亞王國,建立葡萄牙王國,並選定吉馬良斯作為王城首都,阿芳索成為葡萄牙第一位國王。(ps.卡斯提亞王國就是後來的西班牙)

Guimarães Castle吉馬良斯城堡

位於葡萄牙吉馬良斯,是一座10世紀城堡,保護修道院免受穆斯林以及諾曼人的攻擊。被稱為「葡萄牙的搖籃」。 葡萄牙伯爵恩里克選擇吉馬良斯建立他的宮廷。吉馬良斯城堡當時已有百年歷史,需要緊急改造。他擴大了城堡的面積,並增加兩個出入口。1139年,葡萄牙從萊昂王國取得獨立時,吉馬良斯城堡成為正式的皇室住所。1836年,吉馬良斯愛國者協會的一位成員建議拆除城堡,使用它的石頭鋪設吉馬良斯的街道,因為在米格爾一世統治時期此處被用作政治犯監獄。這建議未被採納。45年後,於1881年3月19日,官方公報將吉馬良斯城堡列為整個米尼奧(Minho)地區最不尋常的歷史古蹟。1910年,吉馬良斯城堡被宣布為國家歷史古蹟。

聖米格爾城堡教堂 Igreja de São Miguel do Castelo

聖米格爾·多·卡斯特羅教堂(SãoMiguel do Castelo)是一座中世紀教堂,位於葡萄牙布拉加北部的基馬拉斯自治市奧利維拉·多·卡斯特羅教區。該教堂象徵著葡萄牙王國的建立。傳說表明這是年輕的阿方索·亨里克斯(Afonso Henriques)受洗的景象。

undefined

布拉干薩公爵宮 Paço dos Duques de Bragança

建於1422年,最大的特色是一共有39座磚頭堆砌而成的煙囪,當時作為皇室的住所,後來也被當作葡萄牙北方豪宅的建築典範。現在則是博物館喔

undefined

Praça de São Tiago舊城區

undefined

圖拉爾廣場Largo do Toural
廣場上有16世紀噴泉,藍色房子旁邊的城牆上可看到一行醒目的文字「AQUI NASCEU PORTUGAL」-葡萄牙誕生與此。   

----------------

Day 9

山上仁慈耶穌朝聖所

山上仁慈耶穌朝聖所是一個羅馬天主教朝聖地,位於葡萄牙北部城市布拉加郊外Tenões,以宏偉的爬升116米的之字形巴洛克台階而著稱。它是布拉加重要的旅遊景點。在葡萄牙和歐洲其他地區的許多山頂,自從古代就成為宗教聖地。仁慈耶穌山可能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在1373年這裡才建起了第一座小棠,聖十字小堂,在15世紀和16世紀又加以重建。1629年,興建了供奉仁慈耶穌的朝聖教堂,有6個小堂供奉耶穌受難。目前的朝聖所始建於1722年,由布拉加總主教羅德里戈·德·莫拉·特列斯出資建造。在樓梯的開端,有他的紋章。在他的領導下,完成了第一段台階,和供奉苦路的小堂。每個小堂都裝飾著描繪基督受難的陶瓷雕塑。他還贊助了第二段台階,呈鋸齒形狀,代表五種感覺。每種感覺(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分別由不同的噴泉代表。在樓梯末端,是一座建於1725年的巴洛克式教堂,由建築師曼努埃爾·平托 Vilalobos設計。第一批小堂、台階和教堂的工程貫穿整個18世紀。在教堂後面的區域,在18世紀60年代建成三座八角形小堂,描繪耶穌受難後發生的事件,例如抹大拉的馬利亞見到耶穌。這些小堂美麗的外觀設計,出自布拉加著名建築師安德烈·史密斯之手。圍繞這些小堂,有四個巴洛克噴泉,和傳福音者的雕像,也是18世紀60年代的作品。仁慈耶穌朝聖所的設計,用曲折的階梯來強調巴洛克特徵,影響了葡萄牙許多其他地方(如拉梅戈)和巴西殖民地,如孔戈尼亞斯朝聖所。當朝聖者爬上台階時(傳統上是用膝蓋),他們經歷了物質世界的意義與靈性美德對比的神學過程,同時,他們還體驗到基督受難的場景。努力的高潮是天主的殿堂,位於山頂的教堂。沿著階梯還有一些噴泉,賦予信徒淨化自己的思想。

薩梅羅朝聖所

薩梅羅聖母朝聖所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朝聖所,位於葡萄牙布拉加郊外。 這座圓頂教堂始建於1863年7月14日,其創建人是布拉加的神父安東尼奧·馬迪諾·佩雷拉·達席爾瓦。這是葡萄牙第二大聖母朝聖地,僅次於法蒂瑪。 1982年5月15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了這個朝聖地。

蒂班耶什聖瑪爾定修道院

位於葡萄牙北部布拉加附近,這是葡萄牙和巴西所有本篤會的總部,以教堂內華麗的洛可可裝飾而著稱。

undefined
---------------

Day 10

布拉加Braga

約建於西元前296年。在羅馬人時代,布拉加曾是伊比利亞省的大都會之一。直至十六世紀時代,布拉加一直都處於低微的地位。直到後來由一個叫Diogo de Sousa的人開始重建布拉加,包括擴闊街道、興建廣場、廣設醫院和新教堂等等。這局面使布拉加的面貌煥然一新,直到今日依然可窺見其當時風貌。現在,其商業和工業均有巨大發展,許多紀念性建築物值得駐足。

undefined

Garden of Santa Barbara    

聖塔芭芭拉公園位於葡萄牙布拉加市教堂區,是布拉加市的市級公園。公園的中心有一座十七世紀建立的噴泉,高處有聖女芭芭拉的雕像,該公園也是因此而得名。


Braga Cathedral  布拉加主教座堂

是羅馬天主教在葡萄牙的三個總教區之一,天主教布拉加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葡萄牙北部城市布拉加最重要的古蹟之一,就其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而言,堪稱該國最重要的建築之一。布拉加教區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為伊比利亞半島最古老的教區之一,伊比利亞西北部的基督教中心。716年阿拉伯人征服以後教區撤銷。1071年,該市回到基督徒手中,布拉加教區恢復。伯多祿主教興建了主教座堂,在1089年祝聖,當時只完成了東側的小堂。1107年,布拉加教區升格為總教區,負責大半個葡萄牙以及今西班牙的加利西亞的教務。主教座堂的建造工程一直持續到13世紀中葉,影響了當時葡萄牙的許多教堂和修道院。後來,該堂被大幅度修改,所以,今天它混合了羅曼式、哥德式、曼努埃爾和巴洛克風格。

Holy Cross Church, Braga

聖十字教堂(Igreja e Mosteiro da Santa Cruz)位於火車站正東不遠處,擁有一個精美絕倫的講道壇和一處中世紀皇家墳墓,教堂的立面非常精美。

拉里奧宮(外觀)

拉里奧宮位於葡萄牙布拉加,由葡萄牙建築師安德烈·蘇亞雷斯所設計;這座華麗的宮殿外牆由藍色磁磚覆蓋,是由基督勳章的騎士João Duarte de Faria下令建造的,他同時也是一位富商。

-------------

Day 11

波多Porto (世界文化遺產)

波多,是葡萄牙北部一個面向大西洋的港口城市,2011年人口為23萬,城市面積為389平方千米,大都會區人口約180萬。是葡萄牙第一大港和第二大城市,兼波多區首府及北部大區的行政、經濟與文化中心。市內擁有葡萄牙國內著名的足球會波爾圖與知名建築波多音樂廳。波多市由十五個子分區組成,北部接壤馬杜辛紐什、和麥雅衛星都市,東部與貢多馬爾市接壤;市區南部流有源自西班牙的北部第一大河杜羅河,對岸遙望加亞新城(Vila Nova de Gaia),西面則向大西洋。葡萄牙這一國名與波酒都源於這座城市。其舊城區與周圍產酒區是世界文化遺產。

萊羅書店(哈利波特書店)

簡稱萊羅兄弟書店,也被稱為夏多龍書店,是一間著名書店,位於葡萄牙的波爾圖,創辦於1906年,是葡萄牙最具歷史的書店之一,同時曾被孤獨星球選為第三大最美書店。萊羅書店所處的建築物為新歌德式建築,由札維耶·埃斯戴爾設計,建築物內呈曲線形的樓梯最為特式。Livraria Lello萊羅書店是葡萄牙波多歷史最悠久的書店之.一,哥德式的外觀建築,從1881年開張以來,有大量的珍貴藏書吸引了大批的讀者,之前更因 Lonely Planet 評為世界上第三美麗書店,除了帶來讀者,也帶來大批的觀光客,後來J.K羅琳在寫哈利波特這本書時,有些書中的場景是以萊羅書店當成啟發.就因哈利波特的風潮,更把萊羅書店,推到來波多更不能錯過的人氣景點. 1906 年為建築師 Xavier Esteves 所設計的新哥德式建築造型,銜接兩層樓的紅色旋轉樓梯,配上整片的木製書牆,踏進此書店彷彿進入魔幻世界 - 此書店的華麗造型也的確啟發了當時旅居於波爾圖的哈利波特作者 J.K. Rowling;在她於此地當英文老師時,為這所書店深深著迷,而在幾年後寫出哈利波特暢銷系列。 

教士教堂(外觀)

如果到葡萄牙旅遊的朋友給你寄來一張來自波多的明信片,你很有機會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高塔。這座高塔,便是教士教堂的鐘樓。這座高聳教堂的鐘樓在城市各處都清晰可見。當你在古城的橫街窄巷中迷失時,這會是你的北極星。建于十八世紀的教士教堂,是全葡萄牙第一座巴羅克式教堂,成為了日後眾多教堂建築的典範。教堂上的鐘樓高達六層,有著精細的雕塑及華麗的花紋,不只使其在眾多歷史建築中鶴立雞群,也使其成為最佳的城市觀景台。教堂的主立面由複雜的巴羅克圖案裝飾著如花環和貝殼等,走上正門的樓梯進入教堂,則可見到宏偉的中殿,陽光穿過教堂窗戶灑在石浮雕上,如同鍍了金般燦爛。祭壇上空金色的裝飾則散發莊嚴的氣息,不禁讓人蕭然起敬,感歎教堂的建築之美!

undefined

聖方濟各堂(世界文化遺產)

聖方濟各堂是葡萄牙城市波爾圖最突出的哥德式建築,並以優秀的巴洛克內部裝修而著稱。它位於城市的歷史中心,為世界遺產項目的一部分。1223年,方濟各會來到波爾圖。最初,他們遭到其他修會,特別是波爾圖主教的抵制。教宗諾森五世下令歸還捐贈給他們的土地,才得以在1244年建造修道院,和供奉方濟各的小堂。1383年,斐迪南一世贊助方濟會建立一個寬敞的教堂,到1425年完成,為樸素的哥德式建築。在15世紀和16世紀,波爾圖的望族選擇此地安葬。卡內羅家族的聖若翰洗者小堂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建於1530年代,曼努埃爾風格。教堂的主要藝術活動在18世紀上半葉開展,內部的牆壁,柱子,屋頂和側面的小堂,表面都鍍上了金子,巴洛克風格。後殿和通廊許多許多巴洛克風格的祭台,都是葡萄牙最好的作品。1832年,戰火摧毀了迴廊。商會在此建立豪華的新古典主義建築證券交易所宮。

波爾圖主教座堂(外觀) 

波爾圖主教座堂是天主教波爾圖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葡萄牙城市波爾圖的歷史中心,是該市最古老的古蹟之一和葡萄牙最重要的羅曼式建築之一。 目前的主教座堂建於1110年前後,完成於13世紀,但有證據顯示在5-6世紀該市已經是主教駐地。 波爾圖主教座堂兩側各有一座方形鐘樓,立面缺少裝飾,在建築上算是相當另類。它有一個巴洛克門廊和美麗的玫瑰窗。頂部的鋸齒,使之看來像個堡壘。通廊很狹長,覆蓋著桶形穹窿。石砌屋頂由飛扶壁支撐,是葡萄牙最早使用此建築功能的建築之一。這座教堂的立面大體未變,但是在巴洛克時代,增加了優雅的門廊,內部也增加了豪華的銀祭台,以及其他華麗的裝飾。

---------------

Day 12

戰鬥廣場

是葡萄牙城市波爾圖的一個廣場。廣場得名於10世紀摩爾人軍隊與波爾圖居民之間的戰鬥,結局是後者失敗,城市被毀。 建於18世紀的戰鬥宮是廣場上的重要建築,其立面風格介於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之間,刻有過去所有者的紋章。1832年波爾圖圍城中,其業主離開,此後改作他用。如今,它被用作郵局。

聖伊爾德豐索堂

是葡萄牙波爾圖的一座18世紀羅馬天主教教堂,供奉托萊多主教聖伊爾德豐索。靠近戰鬥廣場。巴洛克風格。 這座教堂興建於1709年,以取代年久失修的舊堂,1730年完成主體建築,1739年完成雙塔,工期長達30年。

Chapel of Souls    

阿瑪斯教堂」又被稱為「聖靈教堂」,建於十八世紀初。這座教堂是用當地特有的藍白色花磚所砌成,最吸睛的就在整片的藍白瓷牆面。這座百年的藍瓷磚教堂美得像幅畫,聖靈教堂(又稱聖卡塔琳娜教堂)建於18世紀初期,起源於一座尊崇聖卡塔琳娜的古老的小教堂。1929年整修將15,947塊磁磚貼滿面積約360平方米的整個牆面,青花瓷牆面令人驚豔,瓷磚上的圖畫描繪的是聖方濟各亞西西St.Francis of Assisi和聖卡塔琳娜St.Catherine的生平。

路易一世大橋

路易一世大橋 是一條橫跨杜羅河的鋼鐵拱橋,連接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圖和加亞新城。其172公尺的跨度是當時世界第一。 1881年開工,1886年10月31日落成啟用。總長385.25米,重量3045頓。拱長度172米高度44.6米。其名紀念當時的國王路易一世。

波多舊城區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美麗城鎮,豐盈文化底蘊與悠久的重要經貿地位激盪出獨特魅力,帶給旅人放心拋開地圖的輕鬆自在。

undefined

孔布拉

這座城市坐落在蒙德古河河畔的一座小山上,在羅馬時代被稱為艾米紐姆。這座城市在行政上受到了較大的羅馬城市科尼布里加的影響,直到後者在569年至589年間被蘇維斯和西哥特人洗劫,並被遺棄。從此,它取代了科尼布里加,成為主教教區的所在地。雖然科尼布里加在行政上很重要,但是艾米紐姆位於連接布拉加和奧利斯波(後來的里斯本)的南北交通的交匯處,並且經過它的水路連接了內陸和海岸,因此這樣一來更加確立了它的地位。從定居點生長的石灰岩台地俯瞰著蒙德古河,你就能看到科英布拉周圍是由水灌溉的肥沃土地。這座城市早期歷史的遺蹟包括前羅馬廣場(現在是卡斯楚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科尼布里加的管理中心和主教中心的職能與地位向艾米紐姆的遷移導致了其名稱變更,也就是後來的科英布拉。

coimbra-portogallo-cosa-vedere-1200x675 (1)

科英布拉舊主教座堂 Sé Velha - Coimbra

是自收復失地運動以來葡萄牙唯一保存完好的羅曼式主教座堂(波爾圖、布拉加和里斯本的主教座堂後來都經過改建),興建於1139年奧里基戰役之後,葡萄牙伯爵阿方索·恩里克斯宣布為葡萄牙國王,定都科英布拉。第一任科英布拉伯爵大衛安葬在此主教座堂。

undefined

-----------------

Day 13

Obidos  (世界遺產, 葡萄牙最美小鎮之一)

歐比多斯(Obidos)也被稱為奧比杜什,位於里斯本以北約85公里,是葡萄牙著名的白色小鎮。這裡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從城外羅馬時代的水道橋、摩爾人留下的石造城牆遺跡到城內隨處可見的磁磚壁畫、教堂,無一不是可看之處,古城本身更被列為葡萄牙七大奇蹟之一,是個非常值得來訪的里斯本近郊行程。歐比多斯是個文化多元的傳統葡式小鎮,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跡,歷經羅馬人、腓尼基人和摩爾人等多民族的佔領統治,在12世紀中期,由葡萄牙的開國國王阿方索一世(Afonso I of Portugal)趕走摩爾人後,開啟了由葡萄牙統治的時代。

西元1282年,葡萄牙國王迪尼什一世(Diniz I)把Obidos與若干領地送給他未來的皇后伊莎貝爾(Isabel de Aragão)當成結婚禮物,後來更在此舉行婚禮,讓「婚禮之城」成為這裡的別稱。自那時開始,後世的每一位葡萄牙國王,幾乎都依照傳統,把Obidos當成結婚禮物送給皇后,所以數百年來這裡一直都是歷代皇后的領地,故這裡也有「皇后鎮」的暱稱。

奧比多斯水道橋 Aqueduto de Óbidos

16世紀時,國王若昂三世皇后凱瑟琳Queen Catarina出售歐比都斯周圍的土地,來支付此長達3公里的水道橋建築費用,將水運到鎮上。葡萄牙有較大的水道橋,但歐比都斯的這座水道橋是完好無損的。

0d5df647e5096100d4d0092bfad6be34

Porta da Vila de Óbidos

裡外兩個城門中間,有一個美麗的瓷磚小禮拜堂俯瞰著主要通道,18世紀的藍白彩釉瓷磚描繪了基督受難的故事,而天花板則代表耶穌受難時頭戴的荊棘冠冕。












歐比杜斯老街

RuaDireita是歐比杜斯的主要街道,從南端的城門入口一路連接到北端的城堡。狹窄的鵝卵石街道兩旁林立著白牆紅瓦的房屋,白色的牆面鑲著黃色或藍色的邊線、點綴著紅豔的九重葛。街道兩旁遍布著各種有趣的商店,從紀念品店、藝廊、書店到手工藝品店應有盡有。

undefined

Óbidos 城堡

氣勢磅礡的石砌城堡巍然聳立在小山丘上,外觀堅實厚重雄偉壯觀,在過去這是一個固若金湯的中世紀防禦工事。1148年,阿方索一世驅逐摩爾人建立葡萄牙王國,其後歐比杜斯城堡曾多次進行修護與擴建。16世紀初,曼努埃爾一世以航海事業帶來的豐盈財富,將城堡改建成曼努埃爾風格的豪華宮殿。

undefined

-------------

Day 14

佩納宮 (世界文化遺產)

佩納宮是葡萄牙的一座19世紀浪漫主義宮殿,位於里斯本附近的辛特拉市聖伯多祿堂區一個山丘的山頂,晴天在里斯本亦清晰可見。1995年,這個宮殿作為辛特拉文化景觀的一部分入選為世界遺產。它也是葡萄牙國家古蹟,以及葡萄牙七大奇蹟之一。它也被葡萄牙總統和其他政府官員用於國務活動。在西元1842年,佩納宮由葡萄牙王費爾南多二世(Don Fernando II)下令興建,作為夏日的避暑行宮,聘請了德國的建築師馮埃施韋格(Wilhelm Ludwig von Eschwege)操刀施工,費時10多年才完工。熱愛藝術的費爾南多二世,本身也是個水彩畫家,親自參與設計,受到德國萊茵河畔城堡的靈感啟發與自己的豐富的想像力,終於將佩納宮建成了19世紀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品。

摩爾人城堡(世界文化遺產)

摩爾人城堡(Castelo dos Mouros)和國王住的城堡不同,並沒有那種歐洲的城堡建築物,主要是一些中古時期摩爾人的軍事遺跡和城牆,整個城堡給人的感覺像是偵查用的碉堡,進去的入口很隱密,腹地不大,視野很好。整個參觀路線很像在健行,建議穿運動鞋來會比較適合。摩爾人城堡的城牆很像小型的萬里長城,城牆保存得很完整,可以從城牆上的道路一直往上走,直到摩爾人城堡的最高點,走在城牆上時,能夠看到辛特拉山腳下的平原,視野非常好。大約在8-9世紀,阿拉伯人占領伊比利亞半島期間興建這座摩爾人城堡。聽它的名稱大概可以猜到是指摩爾人蓋的城堡,然而摩爾人並不是指一個種族,在歷史上,摩爾人主要指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伊斯蘭征服者。摩爾人主要由衣索比亞人、撒哈拉人、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組成,也有伊比利半島出身的土著穆斯林。直到12世紀,葡萄牙軍隊攻占里斯本之後,摩爾人城堡才向基督徒軍隊投降。在1910年,摩爾人城堡被列為葡萄牙國家古蹟。

雷加萊拉宮(機動行程, 佩納宮替代方案)

雷加萊拉莊園,位於葡萄牙辛特拉歷史中心附近。作為辛特拉文化景觀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如同這一地區的其他宮殿,它也是辛特拉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它包括浪漫主義的雷加萊拉宮,雷加萊拉小堂,以及一個豪華的公園,內有湖泊、洞穴、水井,長椅,噴泉和繁多精美的建築。內有湖泊、洞穴、水井,長椅,噴泉和繁多精美的建築。此建築又稱為「百萬富翁蒙泰羅的宮殿」,得名於第一個主人的的綽號。這塊土地曾有過不少業主。但在1892年,它屬於波爾圖富商雷加萊拉男爵,在這一年,被安東尼奧·奧古斯托·卡瓦略·蒙泰羅以25,000葡幣買下。蒙泰羅希望建立一個撲朔迷離的地方,以收集能反映他的興趣和意識形態的符號。由義大利建築師Luigi Manini協助,他設計了4公頃的莊園,有著神秘的建築,隱藏了關於鍊金術、共濟會、聖殿騎士團和玫瑰十字會的符號。建築風格包括羅曼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和曼努埃爾建築風格。目前的建築始建於1904年,大部分在1910年結束。1997年,莊園被辛特拉市政廳收購。1998年6月開始向公眾開放。同年8月,被葡萄牙文化部列為「公共利益財產」。

-------------

Day 15 

拉各斯 Lagos

拉古斯(Lagos)擁有一段於海洋相關的悠久歷史。它的原始名字為拉古布里加(Lacobriga),這一名字揭露了這個港口最初的居民為凱爾特人,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接著它被腓尼基人,希臘人和迦太基人相繼佔領,但是是羅馬人為其發展與繁榮做出了巨大共享。十世紀時阿拉伯圍繞拉古斯建造城牆,並且將其改名為扎瓦亞(Zawaia)。1249年拉古斯被基督徒征服,並在同一年,被劃入葡萄牙的版圖。十五世紀是拉古斯的黃金時代,隨著航海大發現時代的開始。由於它面向非洲的地理位置,它開始成為年復一年探索非洲大陸海岸的商船的出發點和到達點。作為從非洲帶來的象牙,黃金和銀幣等外來產品的商業中心,拉古斯的房屋,商人以及紀念性建築物的數目不斷增加。

undefined

Ponta da Piedade

蓬達皮達德(Ponta da Piedade)是阿爾加維葡萄牙地區拉各斯(Lagos)鎮海岸線上有一群岩層的岬角。它們由高達20米的金黃色懸崖狀岩石組成,是葡萄牙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可以乘船遊覽Ponta da Piedade的幾個石窟。該地點還包含一座建於1913年的燈塔。葡萄牙南部海岸的佩達德角(Ponta da Piedade),以獨特奇詭的地貌延伸至大西洋,岬角周邊分佈著許多奇岩怪石,人們稱這裡為「怪石灘」。此地的岩層大約在20~700萬年前所以形成,當時全區仍被海水覆蓋,直到海岸線消退,岩層開始受到海洋侵蝕,逐漸形成各種奇岩怪石的地貌。

undefined

-------------

Day 16

貝納吉爾海蝕洞 

貝納吉爾洞是一個天然的洞穴石窟。聳立在大西洋岸的石灰岩懸崖,其岩壁因長年累月受到風浪的侵蝕,而雕鑿出大小兩個拱形洞口, 不愧是世界最美的十大海洞之一,尤其岩層上不同顏色所形成的漸層,讓這個洞很像外星世界一樣。

undefined

阿爾布費拉

阿爾布費拉是一個風景優美的海濱城鎮,可讓您探索一些葡萄牙最美麗的海灘。在海洋中游泳消暑,或前往沙灘旁的餐廳盡情享用當地美食。沿著舊城的鵝卵石街道漫步,造訪城堡的遺跡。在城鎮中心停下來購買紀念品,並在「大道」(The Strip) 挑選一間酒吧度過愉快的夜晚。阿爾布費拉的所在位置從羅馬時代開始就有城鎮存在。1755 年時,一場地震摧毀了該鎮的大部分地區,後來進行了重建。現在這個老漁村是阿嘉貝最興盛的旅遊地點之一。阿爾布費拉以其壯麗的海灘聞名。造訪其中一座主要海灘,例如距離城鎮中心只有幾步之遙的漁民海灘或隧道海灘 (Praia do Túnel)。若您在尋找較寧靜的地方,可前往海灣,例如西方的大風海灘。午餐時間到時,可跟隨烤魚的香氣前往海濱餐廳。

undefined
Albufeira Old Town

前往阿爾布費拉舊城區旅遊時,別忘了參觀阿布菲拉老城廣場這個熱門旅遊景點, 古老的鵝卵石街道沉浸在歷史之中,街道上有啞劇演員、街頭表演者、漁人廣場及其餐館,電梯向下通往廣場或懸崖頂端。街邊有很多餐館、酒吧和咖啡館。

undefined

-------------

Day 17 - Day 18

將視班機時間不同, 安排不同的機動性行程

羅卡角 Cabo da Roca(機動行程)

是位於大西洋的一個海岬,也是 歐亞大陸最西端,這裡只有一座小燈塔、一座十字架紀念碑,除了看看海其實什麼也不能做,以遊玩性質來說並不有趣,但抵達「世界的盡頭」的意義,讓這片灰濛濛的海洋依然能在心中產生漣漪。碑上以葡萄牙語寫有著名的一句話:「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undefined
Boca do Inferno(機動行程)

位於里斯本區葡萄牙卡斯卡伊斯(Cascais)附近的海邊懸崖上,是一片鴻溝。海水可以進入深深的裂縫底部,並有力地衝擊其岩石牆壁,使其成為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undefined

Freeport Fashion Outlet(機動行程)

葡萄牙最大也是唯一的OUTLET, 有誰不愛購物呢?

undefined

今天準備搭飛機回台灣, 結束這美麗的葡萄牙之旅.

undefined

======================

人數若有6人, 也可直接請社團替您設計行程, 並按照您的日期開團, 不必等待揪團.

艾迪生的Line ID: edisonroadtrip

艾迪生公路旅行的官方line@:https://line.me/R/ti/p/%40ewy7756m

Facebook 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edisonroadtrip/

EMAIL: travelwithedison@gmail.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紐西蘭 南島 精華環島20日(2025新版)

英格蘭 小鎮 三大國家公園 21-22日

美國 三大經典公路 8大國家公園36日(2025)